站在更高起点 谱写时代新篇——铁路服务保障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综述

发布时间:2024-04-08 【字体:

制图 尹力
图为动车组列车奔驰在中部地区密布的铁路网上。王玮 摄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这里以约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这里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为中部地区崛起擘画蓝图。
  2019年5月,江西南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为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指明方向,“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2024年3月,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指出“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金沙3777官方网站|(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开新线、提速度、畅物流,建强中部地区铁路大通道,提升铁路运输供给能力,努力打造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5年来,中部六省高铁运营里程持续增长,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高铁互联互通,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这片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古老土地,正谱写着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的崭新篇章。
  中部通,路路通,安全优质推进铁路规划建设
  豫晋皖赣鄂湘,中部六省给人提供了许多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有沉寂千年的大山,又有沃野千里的平原;既有富饶的土地,又有灿烂的文化。
  地缘相近,是中部六省携手共进的基础。纵横交错的铁道线,像细密的动脉血管,把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地域、城乡、收入差距,让中部经济血液畅通起来。
  这是一张服务保障中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网。
  这张网结构科学合理。5年来,商合杭高铁、安九高铁、杭昌高铁、昌赣高铁、赣深高铁、张吉怀高铁、汉十高铁、黄黄高铁、郑太高铁、郑阜高铁、郑渝高铁……一条条穿越中部、连通南北、辐射东西的新线开通,干支结合、纵横交错,连接城市乡村,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运输保障。目前,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四省已实现“市市通高铁”。
  这张网通达四面八方。在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有10条主通道经过中部地区。5年来,中部地区铁路建设加速推进,呼南、京港(台)、沿江等通道逐步成形,区域路网内部联通和对外辐射能力持续提升。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高铁运营里程均突破2000公里,山西高铁运营里程超1000公里。河南省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郑州枢纽高铁可通达全国31个重点城市,3个小时内直达地级市56个。
  这张网运营质量更高。2022年6月,京广高铁京武段建成安全标准示范线,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作为中部地区的高铁主动脉,京广高铁京武段衔接石太、徐兰、郑渝、郑太、汉十等12条高铁线路,它的高标运营提升了相关区段整体运输能力。目前,京广高铁武广段达速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一条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的南北大通道指日可待。
  如长虹、似翔龙的高铁列车,折叠了时空,唤醒了城乡,抚慰了乡愁,拉近了心灵,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2023年12月27日,随着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江西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杭昌高铁黄昌段结束了江西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串联起英雄城南昌、世界瓷都景德镇、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风景区等多个城市和景区,打造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伴着悠扬歌声,高铁列车开进“千年瓷都”,景德镇迎来发展新时速。陶瓷产业创新萌动,“创客”乘高铁纷至沓来,成为“新景德镇人”;陶瓷企业筑巢引凤、输出产品,实现转型升级。目前,景德镇北站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达2.3万人次。“景漂”群体已有6万多人,还以每年约25%的速度增长。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俯瞰中部大地,一条条钢铁巨龙纵横延展,多个在建项目快马加鞭。这张铁路网正越织越密。
  山西境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雄安至忻州高速铁路正加快建设,搭建起西北、西南和华北、东北地区沟通交流的桥梁;河南有序推进京雄商高铁、日兰高铁菏兰段、郑州南站及相关工程建设,推动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安徽境内池黄高铁、宣绩高铁开通在即,合新铁路安徽段、巢马城际铁路、宁芜铁路扩能等项目优质推进,为“轨道上的长三角”持续赋能;湖北稳步推进沿江高铁武宜段和西十、荆荆、襄荆、宜兴、合武等高铁建设,进一步延伸高铁脉络。
  3月28日,荆门至荆州高速铁路进入无砟轨道铺设阶段。荆荆高铁建成后,湖北将成为中部第五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再添一块新“拼图”。
  中部通,路路通。中部地区崛起,历史赋予铁路使命,铁路勇当开路先锋!
  中部活,全盘活,主动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2019年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同东部沿海和国际上相关地区的对接,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
  今年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变化的是布局的拓展,不变的是中部地区崛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叠加,为中部地区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集聚配置资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5年来,中部路网密布,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南北经贸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通道。铁路部门以做优做强枢纽、通道为突破口,统筹好高铁与普铁、客运与货运,持续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助推中部加快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河南构建便捷智能绿色安全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覆盖河南全部省辖市的1小时经济圈,高效连通周边省会城市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2个半小时经济圈,覆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经济区域的4小时至6小时经济圈。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开通,填补了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的缺失线路。今年1月,《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出炉,山西、河南两省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化合作,携手“破壁”发展。
  山西强化跨区域大通道建设,以大秦、瓦日铁路为基础,加快实施扩能工程,持续完善煤运通道和主要干线集疏运体系,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大秦线扩大2万吨重载列车开行占比,最大限度释放重载能力;瓦日线优化单元万吨装车组织,有效提高车辆静载重。5年来,大秦线日均运量114万吨,到2023年累计运量突破80亿吨;瓦日线2022年、2023年的年运量连续突破1亿吨。
  湖北、湖南、江西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荆楚大地,交通立体互联。铁路联合地方企业共同打造了包括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黄石新港铁水联运等在内的7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动长江黄金水道与武汉铁路枢纽运输无缝衔接。2022年,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准箱,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水铁联运枢纽。目前,湖北境内与铁路联通的主要港口增加至13个,进一步畅通长江黄金水道疏港物资运输。
  三湘大地,同城融圈提速。长株潭都市圈,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动力源。长株潭城际铁路以“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模式运营,3月份,长沙南站每日旅客到发量达11.8万人次。
  赣鄱大地,澎湃发展动能。粤港澳地区是江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主要目的地,是江西融入“双循环”的重要窗口。过去,从南昌乘高铁到深圳,需绕道邻省。赣深高铁把南昌到深圳的时间压缩至约3.5小时。赣深高铁开通后的一年,南昌新引进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109个,在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均超四分之一。
  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
  安徽亳州,中药材批发市场摊位爆满,商贾云集,交易火热。近年来,得益于商合杭高铁,药商们到江苏等地进货的时间成本降低了约三分之二。亳州是“中华药都”,药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土地、人力资源优势突出,具备承接苏浙沪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高铁开通打破了亳州交通瓶颈,加强和苏浙沪交流合作,吸引资金、集聚人才,壮大产业集群。
  《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郑州和武汉被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太原、合肥、南昌和长沙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通衢广陌,满眼春色。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风起云涌,如同一个个区域经济“发动机”。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由2019年的6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4万元,与全国人均GDP差距逐年缩小。2023年,河南、湖北、湖南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
  中部畅,万户联,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5年前的南昌、5年后的长沙,两次座谈会,从“扩大高水平开放,把握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金沙3777官方网站|(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再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航向。
  5年来,中部六省发挥资源、产业和铁路交通枢纽优势,以中欧班列、陆海联运为依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金沙3777官方网站|(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高水平开放新模式。
  古丝路驼铃阵阵,商机无限;“新丝路”火车飞驰,动力澎湃。
  在河南,满载着家用电器和IT产品的中欧班列(郑州),从圃田站鸣笛启程。“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200列10486车,同比分别增长11%和14.6%。”圃田站党总支书记李文标说。
  河南的这条“路”有多火?
  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综合运营评价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助推郑州获批中东部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了以郑州为枢纽,洛阳、新乡、安阳、南阳等为节点的中欧班列支撑体系,拓展形成9个出入境口岸、23个站点直达的国际货运班列体系,集货范围覆盖全国四分之三的区域,货物集疏网络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
  铁路部门依托郑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中欧班列回程货源中转分拨业务,持续提升班列开行品质。
  在湖南,中欧班列(长沙)正在成为带货“顶流”。不久前,载着100台福田汽车中型卡车的专列从长沙北站驶出。这是中欧班列(长沙)开行的首列福田汽车专列,18天后抵达莫斯科,与水运相比节约近20天。
  中欧班列(长沙)还开行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星邦智能等定制化专列,备受本地企业认可。“得益于中欧班列,星邦智能近年来海外市场发展提速,2023年海外市场总营收增长100%。”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中欧班列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显著提高企业交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而来,班列货源结构也不断优化。中欧班列(长沙)运输货物品类由小家电、纺织制品扩展至机电设备、电子产品、汽车整车及配件等,助推高品质产品走俏海外。
  在“钢铁驼队”的牵引下,中部地区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海铁联运推动下,中部地区站在“拥抱”世界的潮头浪尖。目前,河南省已建成3个国家一类口岸、9个功能性口岸、5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成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内陆省份之一。
  3月17日,一列装载着中欧班列(武汉)从欧洲运回的板材、新闻纸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吴家山站驶出,经香炉山站发往阳逻港。这批货物随后通过长江航道无缝分拨至江苏太仓、上海洋山等地。中欧班列(武汉)再添一条返程货物分拨铁水联运新通道。
  该线路将降低客户物流成本15%左右。这也是铁路部门立足“港站同场”“国铁直通”区位优势,构建“国内国际多式联运衔接、货物集结分拨、回程货源组织发运”集疏运体系的缩影。2023年,中欧班列(武汉)开行848列,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
  大道致远,驰而不息。中部地区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正向更高水平的开放迈进。
  中部美,百业兴,描绘绿色崛起的新图景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铁路部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挥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绿色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流域的关键区域,水道纵横、山峦叠翠,是我国的生态重地。铁路部门在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提升中部地区“绿色含量”。
  铁路线修到哪里,绿色发展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在杭黄高铁沿线,吐绿的夹竹桃、滴翠的紫薇、葱郁的椤木石楠、粉色的紫叶李……“绿色长廊”绵延逶迤、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合肥南站南北两端线路两侧,梅树成林、柳树成行,起伏的坡地上绿植遍布,生机勃勃。
  近年来,铁路部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协同地方政府建立路地联防联管、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机制,把路网美化、植绿护绿与沿线环境整治相融合,科学绿化、精细养护,将铁路线建成四季常绿的风景线。
  中部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铁路部门全面对接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和运输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引导支持企业修建铁路专用线。
  3月8日,随着54辆编组的21031次货运列车驶入阳曲热源厂,阳曲热源厂铁路专用线正式投用。这是太原局集团公司今年开通运营的首条铁路专用线。该专用线燃煤储运采用火车运输至全封闭煤场,全程避免扬尘污染。
  一条条铁路专用线连接“站”与“厂”,在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散改集”上发挥重要作用。5年来,太原局集团公司管内新开通铁路专用线43条,山西省铁路运量累计完成35.4亿吨,货运量、煤运量分别增长6.2%和9%,不断巩固拓展中部铁路能源运输绿色大通道作用。2023年,山西省铁路货运量达10.1亿吨,较2020年增长9.8%。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正在成为中部六省因地制宜加快崛起的重要支撑。
  中部是劳务输出大省。在郑阜高铁沿线,安徽阜阳每年外出务工超200万人,河南周口超170万人。高铁密集开行,为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便利。
  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5个在中部。2023年中部六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9.2%。铁路部门紧盯春耕物资运输任务,在运力资源配备上给予重点保障,合理调配装卸人力、机具、仓储,实现快装、快运、快卸,确保农资及时送达田间地头,为稳定粮食生产、“端牢中国饭碗”增添底气。在水稻主产区湖南,铁路部门构建高效农资供销“点对点”一站式运输网络,畅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截至3月24日,今年已抢运春耕农资3877车、24.2万吨。
  区域发展,铁路赋能;中部挺起脊梁,奋起直追。
  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中部加快崛起,成果显著。
  又绘蓝图击征鼓,再乘东风启新程。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铁路大有可为。
附件:
回到顶部